你真能做到独立自主了么
# 你真能做到独立自主了么
# 前言
作为一个成年人,独立自主好像并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有一份收入,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当然算是财务自主了,但我也是最近慢慢意识到,其实很多普通人的思维模式上,是做不到独立自主的。
我坦白说,很多时候我没办法和某些读者共情,甚至是较高比例的读者共情,这是真的。因为很多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一些理所当然的认知习惯,原来对于大众而言,其实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
去年我回天津的时候,和一些中学老同学聚会,很幸运把30年前的班主任请出来一起吃饭,老人家已经退休了,但身体状态和精神都非常好。我就问他当年对我的印象是什么,还不错,虽然30年过去了没什么联系,但老师对我印象蛮深的,而主要的印象是特立独行,非常有自己的主意。往好听的地方说,就是有很强的自驱力,那么往不好听的方面说,那就是难管,不听劝。
什么是自主思维模式呢,因为很长时间我以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刻意去整理过,最近才开始意识到,这个其实也是从牛马思维中挣脱出来的关键一步。其实核心要点说起来像废话,就是**一切判断,决策,做事情的思考点,**都是从自身诉求,自身价值,自身发展出发。
有人说,这不是自私自利么,我们可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要大公无私的。
一个正确的逻辑是,自身追求和社会和谐发展,其实本来就应该是同步的。比如我常说的,利他即利己,不是说利他就是因为心肠好,就是因为道德伟大,而是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概率回报,而且从我自己这些年的经验上,这个回报虽然不是实时的,但依然是现实的,也是相当可观的。
那么这么说可能还是空道理,下面进入场景说话。
# 1 关于职场:为自己工作
俞军老师当年是这么教育我们的,不要想着给谁打工,而是公司提供了平台和资源,自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资源,如何的证明自己,做出自己想要的成果。
每一份领导安排的工作,不是说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差事,而是从自身成长诉求出发,这件事我能从中学到什么,获得什么成长,或者基于这件事我能掌握什么资源,对后续个人成长有怎样的帮助。
我以前说过,nba球星,就算是底薪的板凳球员,一旦有上场机会,一定会拼命表现,为什么,为了下一份合同,很明确而清晰的目标。不是说工资低的就摸鱼,就摆烂。就算上不了场,其实也要努力表现,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还挺有意思,解密了当初巴特尔在nba的那枚总冠军戒指,决赛阶段没上场,混了个总冠军,很多人说完全是混到手的,是不是真的没贡献,不是的,马刺队引入巴特尔是为了队内训练赛的时候模拟奥尼尔,来给邓肯增加对抗强度,让邓肯逐步习惯如何对抗奥尼尔。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家完成的不错,这个戒指拿的理所当然。
我在百度的时候作商业分析,其实很长时间老板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但我知道百度数据是宝藏,所以我优先的是满足自己去理解行业,理解流量价值的诉求,我做了不少数据工具,不是为了满足某个领导的任务,而是优先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那么其他部门或同事的诉求,我也会尽量帮助,但同样,我会优先考虑,处于我的兴趣点里诉求。当然,这些工具后来还是有价值的,我从数据中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和模式的时候,也愿意分享给更多同事了解,然后慢慢的大家也会认可这些数据工具的价值。后来那几年我的绰号是互联网百晓生,当年整个互联网大盘的流量构成和各种来源分布,几乎没有我不清楚的。但我知道,并不是每个在大厂做数据分析的人,都有这样的自驱力和追求,往往只是为了满足领导的目标去做数据。
为自己工作,顺便完成老板的任务,这才是真正的职场思维。
# 2 关于阅读:汲取自己所需的价值
我旧文写过一篇 关于阅读理解,我们学的,都是错的 (opens new window),提到过一个概念,超视角阅读,因为我的阅读习惯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作者有什么观点,想表达什么主题,不一定是我关注的,但文章里提到的某些数据,案例,可能会让我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也就是,我在阅读的时候,基本上是选取对自己有用的那部分,但是从我的评论区能看出来,很多人阅读是为了什么,试图和作者掰扯对错。
我不太会被作者带着走,不太会沉浸到作者的论证中,我会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但我也说过,有些哪怕是我认为结论胡扯的文章,其中部分数据和案例让我眼前一亮,我也会认为很有收获。我经常分析一些我认为不错的文章给身边的人或者一些群友,然后我发现大部分人没有get到我的分享点,他们会执着于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而我更在意的是其中提到的数据和案例。
我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介绍新加坡总统奖学金获得者,那么当然大量篇幅展现这些优秀年轻人的成就和教育理念,但其实这个话题我并不是太关心。而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案例中,我特别关注到一个现象,就是这几个年轻的,最新的总统奖学金获得者(授予对象是中学生),毕业后全都选择去了美国的知名高校,这一点就很让人意外,因为新加坡作为英联邦国家,一直是基于传统英式教育,历来的学霸大多选择牛津和剑桥。从新加坡历任领导人的学习经历来说也是如此,但看起来,现在风向变了。结合最新领导人黄循财的个人学历背景,也许未来新加坡的教育风气,年轻人会更加崇尚和追求美国那套体系。这就是我的阅读心得,和作者要强调的主题已经完全不搭边了,但这是基于我的好奇心,我的阅读诉求。
以我为主的阅读理念,我一直贯彻,然后经常发现,我所以为的好文章,和很多人以为的好文章,完全不是一回事。
# 3 关于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认知与博弈能力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如何正确的评价自己,其实也是很多人很难做到的事情,高估自己,或者低估自己,都是很常见的。
在职场很多人会吐槽,老板不公正,个人被剥削,这种思维方式我一直认为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我讲过,把剥削这个词,换成博弈去理解。
然后你重新思考自己的博弈位置,你的筹码,你的价值。你有没有能在公允市场上拿到更多收入的可能,以及你有没有能在跟老板进行博弈的筹码,如果你没有,你谈这些没有用,有人说,那不行,就是谁对谁错的事情。
不讲对错,只讲现实,让自己拥有博弈优势位置,才是真正破局的关键,我星球有人觉得自己工作受了委屈,裸辞,然后几个月下来,被现实教育了,又想回原公司了,就算降薪都要回。这种事还少么,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不足,缺乏必要的博弈筹码,就算你真的委屈,你也要想明白,翻身不是靠博同情。
那什么是博弈筹码,你能不能在公允市场有价值对不对,我星球里前些日子提到的,如何建立影响力,如何打造社交资源,这些都是你公允市场价值的重要部分,能力当然是基础,但能力也需要影响力和社交资源,才能被其他人看到。而且,很多人自以为有能力,殊不知能力被限定在了特定的平台里,特定的体系内,这种就是被人家吃死一辈子,你能力再强,你离开了这个特定平台啥都不是对吧。所以为什么又不断强调所谓的横向发展,强调对业务的理解和知道自己在领域内的价值锚点(星球里写过),这些才是你在公允市场的价值基础。
你的不可替代性有没有,如果市场上大量比你年轻,比你便宜的牛马足以应对你的岗位,老板会在意你的离去么,哪怕你曾经贡献巨大。
有些人在大公司拿高薪,自以为是高级人才,但是一旦被优化掉,发现自己的能力,在其他公司根本没有匹配场景,不是你能力不足啊,是你自己路走窄了而还茫然无知啊。这就是自我评价缺失的体现啊!
这几天朋友圈刷屏,好像是硅谷王川说的,成长是什么,不就是不断的自我否定,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缺陷么。其实我很早也说过啊,还记得我的傻逼第一定律么,从来不认为自己傻逼过的,一定是不可救药的大傻逼对不对。你总要不断发现自己过去的不足,然后重新提升自我,这个过程,也是很重要的自我评价的体现,你没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怎么会知道自己曾经是傻逼呢。
# 4 关于决策,理性与逻辑
我的知识星球 2024年中福利课还在有效期,关于有效决策的,星球用户可以通过置顶帖免费进入课程。
决策能力对人生的发展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天天探讨选择大于努力什么的,所谓选择不就是你的决策能力么。那么决策能力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信息,事实,判断和逻辑,对吧。基于信息和事实,以及逻辑,形成判断,基于判断做出决策,我还强调过,判断是基于信息,事实和逻辑,而不是基于立场,决策可以考虑立场,但判断不可以。就这么一个如此简单明确的东西,很多读者就是不懂,对吧,立场大于一切,这就不可救药了。
决策需要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和判断体系,很多人就很奇怪,鸡毛蒜皮的事情,特别费心费力去研究,然后非常关键的决策,就很轻率。
要不就是很容易被别人左右,父母,亲友,长辈,甚至是一些陌生人的几句恭维和奉承,就做出了非常重大的决策,有些就造成了非常要命的不可挽回的结果。
要不就是被情绪左右,所谓上头了。币圈里各种故事太多了。
能够用理智压制情绪,能够有基本的认知逻辑,不代表你每次都能做出正确决策,但做出灾难决策的概率会极大降低。
错误决策没啥大不了,我都犯过无数次了,人生的必然,坦然面对并吸取教训。但灾难决策,往往一次,一个人的人生就废了。
什么是错误决策,你在现金流有一定保障的基础上,在市场价格高点买房,这叫错误决策。虽然很糟糕,但其实也很难避免。
什么是灾难决策,你相信欧神在市场价格高点用极致杠杆极限买房,这叫灾难决策。
独立自主是什么,自己能明白自己决策的依据,并能承担自己决策的后果。记住一个要点,如果你无法承担判断错误造成的决策后果,请不要做出这个决策。
可以投资股票?可以买币么?可以买房么?
只要你输的起,没什么不可以,如果你输不起,就别碰。
如果自己无力承担决策后果,却强行想要体验决策的快感,这叫什么,巨婴。
孩子就是这样的对吧,小孩子经常做出糟糕的决策,然后家长不得不去弥补,是吧。所以我旧文也强调过,让孩子尽早参与自主决策,在可控范围内自己承担决策的后果,有助于成长对不对。家长你替孩子决策到了成年,然后孩子完全没有自主决策的能力和意识,突然之间家长发现自己也没办法了,家长的资源不足以给孩子铺一辈子的路对吧,然后孩子必须自主决策了,然后一点风险边界也不懂,一点承担后果的觉悟也没有,放飞自我,直到陷入困境,走投无路,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很多了。
# 5 关于学习与成长,自我驱动
旧文写过,最好的教育是什么,点燃心中的那团火焰,让年轻人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家长给予必要的支持就可以了。但现实呢,往往是逼着孩子走安排好的路线,然后磨平孩子所有的热爱,兴趣,把真正的天赋完全抹杀,变成家长最喜欢的所谓标准件的样子。标准件没前途的,市场上到处都是标准件,没溢价的懂么。
自主意识,有没有成长的自我驱动,自我规划,而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在长辈的安排下前进。对自己的发展方向,目标是否有清楚的认知,而不是天天到处去问,做什么比较好。
知识星球里最多的问题就是这种,现在做什么比较好,学什么比较有用。没自知懂么,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对吧。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 6 关于采纳建议,避免盲从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所谓牛人的观点,建议。
我经常吐槽一点,旧文写过很多,基础不同,背景不同,你不能随便拿来用的懂么。
比如大佬说社交不重要,大佬有自己的智囊团你有么,大佬可以随时找任何牛人获得最重要的信息和咨询你行么。人家说社交不重要,是建立在一个什么基础上,你不能过度热衷社交,不能把社交当作解决一切问题的途径,对吧,但是一些职场年轻人,最基本的社交面没打开,完全是小透明,你说你听大佬的,社交不重要,你就完蛋了,真的。
比如我之前犯的错误,我带我女儿去见职场大咖,我的学霸粉丝,希望能给点好的建议,人家学霸说了,大学里,成绩不重要,巴拉巴拉。我一听就知道坏事了,人家说的对么,但基础不一样好么。学霸说的不用太努力,和学渣听到的不用太努力,含义不一样懂么。其实我也没说唯成绩论,能到平均分就行,不到也没关系,别差太多就行。但是对学渣来说,这就很难了。
比如之前我提过,投资人说ALL in 区块链,我当时就让年轻人千万别ALL in对不对,几年过去后,投资人删帖了,假装自己没说过。人家说这话是有目的的,提高他的成功率,而不是你的,懂么。人家投资是多元的,但是希望每个项目的创业者都ALL in,最后他赚的是整体的概率提升,你呢,只有0和1,如果没有成功,你就一无所有了。
还有比如那句话,所谓选择大于努力,对吧,很多人觉得很对啊,谁谁谁不就是选对了路么。我讲过,选择权哪里来的?你不努力根本没有选择权好么,你有了选择权才可以去讲这句话对么。人家已经有很不错的成绩基础,很多的选择权,然后才有资格说,选择大于努力,你啥都没有,你说这话有用么,难不成重新投胎?选择个好家庭?
大咖的建议,牛人的建议,可以去听听,但是你要心理有点逼数,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合适,别盲从,要通过自我评价,自我成长诉求这里去判断,哪些真的对自己成长有帮助,哪些不是。
# 7 关于助人情结,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最后一段,说真的,很多人,曹老师直播的时候随和,不怎么骂人,冯老师骂人多。我说那是因为我没冯老师那么慷慨。
懂么,我不是不骂人,我只是不慷慨的去骂人,不好意思,挨骂也是要资格的。 (opens new window)
什么人值得帮助,真的能给你带来收益的,或者潜在给你有收益的人,这些人值得去帮助。当然潜在的也可能看走眼,但博个概率对吧,也是值得的。
关注值得关注的人,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其他人,其实没必要天天耗费精力。
很多人会有个问题,就是天天跟不相干的人争辩,你赢了又怎样,你就那么闲么。所以我的傻逼定律里有那么一条,试图证明傻逼是傻逼的,自己也是傻逼,为啥有这么一条,这就是闲的蛋疼么。
在自主思维里,对自己没有价值,没有帮助的事情,尽量不占用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这点其实也很重要。
甚至包括亲友。
有人说,我表妹如何如何了,我侄女如何如何了,亲友确实可以给一点建议,这是人之常情,对方信任你,而且本身也符合你的价值观,也可以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帮助。
但是,仅限于此。
对方听不进去,算了,人各有命。
对方不信任你,别瞎折腾了,自己感动自己,别人当你是小丑。
对方信任你,但对方人品有问题,你要考虑自己的信用成本,你帮对方解决了问题,然后消耗了自己的信用成本,值不值,我觉得未必值。
不要说远亲,真的,父母都劝不动对不对,随他们去吧,看伪科学就看吧,支持俄罗斯就支持吧,他们支持不支持又能怎样呢,买保健品就买吧,只要别出大的状况,其他的就算了。当然,他们劝我的我也不听啊,每次我出去旅游他们都担心的不行,难道我就不出去浪了?那怎么行。
还有就是,年轻时的朋友,很多可能无法和你一起进步,不要停下来等他们,不要,千万不要。
大概就这些吧,总之,从自我出发,一切基于自我的价值评定出发,而这一切,也包含了利他原则,帮助值得帮助的人,也是对自我价值最好的长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