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是门手艺_摘录一
# 《自学是门手艺》摘录一
书籍《自学是门手艺》
作者:李笑来
题目是本人自己制作,正文为摘抄
# 关于焦虑
经常有一些人指责另外一些人“贩卖焦虑” —— 根据我的观察,这种指责的肤浅在于,焦虑 不是被卖方贩卖的产品,焦虑其实是买方长期自行积累的结果。
别人无法贩卖给你焦虑,是你自己焦虑 —— 是你自己在为自己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焦虑…… 然而,又有谁不想解决掉焦虑呢?又有谁不想马上解决掉焦虑呢?
于是,你焦虑,你就要找解决方案。而焦虑的你找到的解决方案,就是花个钱买本书,报个班,找 个老师,上个课…… 这能说是别人贩卖焦虑给你吗?
自学能力强的人,并非不花钱,甚至他们花的钱可能更多。他们也花钱买书,而且买更多的书;他 们也可能花钱上课,而且要上就上最好的课、最好的班;他们更经常费尽周折找到恰当的人咨询、求教、探讨 —— 所以,事实上,他们更可能花了更多的钱……
但,自学能力强的人不焦虑,起码他们不会因为学习以及学习过程而焦虑 —— 这是重大差别。
而焦虑的大多数,并不是因为别人贩卖焦虑给他们他们才“拥有”那些焦虑 —— 他们一直在焦虑,并且越来越焦虑……
为什么呢?总也学不会、学不好,换做是你,你不焦虑吗?!
生活质量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消磨掉的 —— 最消耗生活质量的东西,就是焦虑。
......
有什么必要干前功尽弃的事情呢?要么干脆别学算了,何必把自己搞成一个半吊子?—— 可惜,这 偏偏是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学什么都一样,容易的部分糊弄糊弄,困难的部分直接回避……
其实,所有焦虑,都是这样在许多年前被埋下、在许多年后生根发芽,茂盛发达 —— 你想想看是不是如此?
虽然别人认为难,你刚开始也会有这样的错觉,但,只要你开始施展“读不懂也要读完,读完之后再 读很多遍”的手段,并且还“不断自己动手归纳总结整理”,你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甚 至你会有错觉:“突然”之间一切都明了了!
# 道理
每一代人都是新鲜出生,每一代人出生时都在同一水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庸者占绝大多 数,这个“绝大多数”不是 51%,不是 70%, 而是 99%! —— 年轻人吃亏就吃在没把这个现象考虑进来。
也就是说,虽然有用的道理在不断地传播,可终究还是 99% 的人做不到做不好,于是:
讲大道理的更可能是庸者、失败者,而不是成功者。
.....
无论自己什么样,在“判断别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很成功”上,基本上有 99% 的把 握……
所以,十岁不到的时候,绝大多数小朋友就“看穿”了父母,后来再“看穿”了老师…… 发现他们整天 说的都是他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于是误以为自己“看穿”了整个世界。
那时候小朋友们还没学、或者没学好概率这个重要知识,于是,他们并不知道那只不过是 99% 的情况,而且更不知道“因素的重要性与它所占的比例常常全无正相关”,所以当然不知道那自己尚未见到的 1% 才可能是最重要的……
于是,99% 的小朋友们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搭了进去”:
不仅讨厌老生常谈,而且偏要对着干,干着干着就把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属于那99%的另外一个老生....
这是 99% 的人终其一生的生动写照。
做 1% 很难吗?真的很简单,有时仅仅一条就可能奏效:在自学这件事儿上,重视一切老生常谈……
我们对于他人话语的思考常常受他人身份的影响,少有人能做到屏蔽它。
# 买书与阅读
日语里有个很好玩的词,“積ん読” (tsundoku):
指那些买回来堆在那里还没读过的(甚至后来干脆不看了的)书…… 细想想,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積ん読”。小时候我们拿回家的教科书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其实就是“積ん読”,虽然那时候掏钱买书的是父母,不仔细看、或者干脆不看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在偷懒……
再后来就是“主动犯罪”了 —— 比如,很多人买到手里的英语词汇书是根本就没有翻到过第二个列表的,乃至于过去我常常开玩笑说,中国学生都认识一个单词, abandon,不是吗?这个单词是很多很多人“决心重新做人”而后“就这样罢”的铁板钉钉的见证者。
......
我认为人们通常是不会欺骗自己的,至少很难“故意欺骗自己”。所以,对于“买了之后坚决不读”这个现象,我不认为“给自己虚妄的满足感”是最好的解释。
更朴素一点,更接近真相的解释是:那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其实是想着给自己一个希望……… 等我有空了一定看。嗯。
说来好笑,其实每个人共同拥有的目标之一是这样的: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的少数人……
然而,PK 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的方法真的很简单很简单啊:把买来的书都真真切切地认真读过就可以了。
# 后悔与时间
绝大多数人终生都饱受时间幻觉的拖累。
小时候觉得时间太长,那是幻觉;长大了觉得时间越来越快,那还是幻觉 ———— 时间从来都是匀速的。最大的幻觉在于,总是以为“时间不够了” —— 这个幻觉最坑人。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开导我老婆。她说,“啊?得学五年才行啊?!太长了!”
我说,“你回头看看呗,想想呗,五年前你在做什么?是不是回头一看的时候,五年前就好像是昨天?道理是一样的,五年之后的某一天你回头想今天,也是‘一转眼五年就过去’了…… 只不过,你今天觉得需要时间太多,所以不肯学 —— 但是,不管你学还是不学,五年还是会‘一转眼就过去’的……
到时候再回头,想起这事儿的时候,没学的你,一定会后悔 —— 事实上,你已经有很多次后悔过‘之前要是学[…]
# 关于例子
道理当然很重要;可是,在传递道理的时候,例子相对来看好像更重要。
同样的道理,例子不准,人就可能会理解错;例子不精彩,人就可能听不进去;例子居然可以令人 震惊,那就可以做到让听众、让读者“永生不忘”。
许多年前,有位后来已经在美国读书博士毕业了的学生来信,大意是说:好多年前,我在新东方上课,听您讲,人学习就好像是动物进化一样…… 很多人很早就开始停止了进化,本质上跟猴子没啥区别。
那段类比好长,我记不太清楚细节了…… 可是,当时我是出了一身汗的,因为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一只猴子。可是,突然之间,我不想继续做猴子,更不想一直做猴子!
从那之后,我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现在我已经博士毕业了,觉得应该写封信告诉您,我不再是猴子了,最起码是大猩猩,而且我保证,我会一直进化。
所以啊,在我看来,写书讲课之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做得最多的事情,其实就是“找到好例子” —— 那即意味着说,先要找到很多很多恰当合适的例子,而后再通过反复比较试验,挑出那个效果 最好的例子。
了解了这一点,将来你准备任何演讲,都会不由自主地多花一点时间在这方面,效果 肯定比“把幻灯片做得更花哨一些”要好太多了罢?
# 刻意思考
刻意思考,就是所谓的琢磨,琢磨这事儿,一旦开始就简单要死,可无从下手的时候就神秘无比。让我们再看一个“刻意思考”——即,琢磨————的应用领域:这东西能用在哪儿呢?
这东西能用在哪呢?能强化我们学习与记忆
很多人学了却没怎么练,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 —— 没什么地方用得上。这也怪我们的应试教育,大学前上 12 年学,“学”(更多是被逼的)的绝大多数东西,只有一个能够切实体会到的用处,考试 —— 中考、高考,以及以它们为目标的无数“模考”…… 于是,反过来,不管学什么东西,除了考试之外,几乎无法想象其他的用处。
一旦我们启动了对某项技能的自学之后,在那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刻意思考就是,时时刻刻琢磨“这 东西能用在哪儿呢?”
比如,当你看到字符串的 Methods 中有一个 str.zfill() 的时候,马上就能想到,“嗯!这可 以用来批量更名文件……
找到用处,有时候还真挺难的 —— 因为人都一样,容易被自己的眼界所限,放眼望过去,没有用 处,自然也就不用了,甚至不用学了,更不用提那就肯定是感觉不用练了……
所以,仔细想想罢 —— 那些在学校里帮老师干活的小朋友们,更多情况下还真不是很多人以为 的“拍马屁”(不排除肯定有哈),只不过是在“主动找活干”……
找活干,是应用所学的最有效方式,有活干,所以就有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就有机会反复攻关,在 这个过程中,以用带练……
所以,很多人在很多事儿上都想反了。
人们常常取笑那些呼哧呼哧干活的人,笑着说,“能者多劳”,觉得他们有点傻。这话真的没错。但,这么说更准:劳者多能 —— 你看,都想反了吧?
到最后,一切自学能力差的人,外部的表现都差不多,都起码包括这么一条:眼里没活。他们也不 喜欢干活,甚至也没想过,玩乐也是干活(每次逢年过节玩得累死那种) —— 从消耗或者成本的角 度来看根本没啥区别 —— 只不过那些通常都是没有产出的活而已。
在最初想不出有什么用处的时候,还可以退而求其次,看看“别人想出什么用处没有?” —— 比如, 我去 Google best applications of python skill ,在第一个页面我就发现了这么篇文 章:“What exactly can you do with Python? ”,翻了一会儿觉得颇有意思……
再高阶一点的刻意思考(琢磨),无非是在“这东西能用在哪儿呢?”这句话里加上一个字而已:
这东西还能用在哪儿呢?
# 阅读的口味养成
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的难点在于起初的时候它总是显得异常枯燥。
刚识字、刚上学的时候,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又由于年龄的关系于是耐心有限,所以,那时需要老 师耐心陪伴、悉心引导。这就好像小朋友刚出生的时候,没有牙齿,所以只能喝奶差不多……
然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一定要断奶,是不是?可绝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却是,小学的时候爱上了“奶嘴”(有人带着阅读),而后一生没有奶嘴就吃不下任何东西。
他们必须去“上课”,需要有人给他们讲书。不仅如此,讲得“不生动”、“不幽默”还不行;就算那职业提供奶嘴的人(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真相:很多的时候,所谓的“老师”本质上只不过就是奶妈而 已)帅气漂亮、生动幽默、尽职尽力……
最终还是一样的结果 —— 绝大多数人依然没有完整掌握所有应该掌握的细节。
开始“自学”的活动,本质上来看,和断奶其实是一回事儿。
知识就是知识,它没有任何义务去具备幽默生动的属性;
手艺就是手艺,它没有任何义务去具备有趣欢乐的属性。
幽默与生动,是要自己去扮演的角色;有趣与欢乐,是要自己去挖掘的幸福 —— 它们从来都并不自 动包含在知识和手艺之中。只有当它们被“有心人”掌握、被“有心人”应用、甚至被“有心人”拿去创造的时候,也只有“有心人”才能体会到那幽默与生动、那有趣与欢乐。
所以,有自学能力的人,不怕枯燥 —— 因为那本来就理应是枯燥的。这就好像人生本无意义,有意 义的人生都是自己活出来的一样,有意义的知识都是自己用出来的————对不用它的人,用不上它的人来说,只能也只剩下无法容忍的枯燥。
能够耐心读完那么多在别人看来“极度枯燥”的资料,是自学者的擅长。可那在别人看来“无以伦比”的耐心,究竟是哪儿来的呢?如何造就的呢?
没断奶的人想象不出来。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平静地接受了它枯燥的本质;其次,就是经过多次实践已然明白,无论多枯燥,总能读完;无论多难,多读几遍总能读懂…… 于是,到最后,只不过是习惯了而已。
# 对自己大脑好一点
把自学当作一门手艺,把所有的技能也都当作一门手艺,那就相对容易理解了:全面,是掌握一门手艺的基本。
为了全面,当然要靠时间。所以,关于“混与不混”,我们有了更深刻却又更朴素的认识:所谓的不混时间,无非就是刻意练习、追求全面。
也正是这个原因,几乎所有自学高手都懂这个道理:绝对不能只靠一本书“有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我觉得绝大多数人平日里都挺大手大脚的,都挺舍不得对自己过分苛刻的,
但,一到买书这件事儿上,绝大多数人真的很节俭,真的很苛刻 —— 对待越严肃的知识越是如此。 倒是在买本小说啊或者买张电影票的时候,基本不用过脑子。
他们好像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疯狂地虐待自己…… 的大脑。
对自己的胃好一点,我绝对认同 —— 因为我自己就是个吃货。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完全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大脑不好,不仅是不好,还是格外地不好,甚至干脆是虐待。
观察学生多了,也就慢慢理解了。绝大多数人事实上从来没有习得过自学能力,他们终生都在被指导、被引领。而在校教育少则九年,多则十几年二十年,他们体验过太多“不过尔尔”的学习过程。他们肯定不是没花过钱,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就花了父母很多钱,后面若是上了大学,花钱更多…… 花过那么多钱,却总是没什么收获,在他们的经验中,“这次我应该小心点”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第一次突破”很重要。
如果一个人有过一次只通过阅读书籍即获得一项新技能的体验,那么,他们内心深处(更准的说法 是大脑的底层操作系统)的那个成本计算方法就会发生改变,心里想的更可能是:这肯定是有用的,一旦学会,收益可不是几十块钱的书价或几百块课价那么一点点……
至于是否能学会,主要看我投入的时间精力预算有多少……
我身边有很多自学能力非常强的人。这些人买书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一旦他们决定学习什么技能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去买书,而不是去找人。他们之前体验过,他们就是很清楚:
首先,书里什么都有;其次,仅靠阅读在大多数情况下绝对够了……
更为不一样的是,他们一定会买回来一大堆书 —— 而不是四处去问,“关于 xx 的哪一本书最好 啊?”在他们眼里,书是最低成本的东西,比起最终的收益来讲更是不值一提。
更为重要的是,一本书绝对不够 —— 无论是谁写的,无论那个作者多么著名,影响力有多大……
因为,书也好、教程也罢,这种东西就是有“篇幅限制”的。更为关键的是,每个作者都有不一样的 视角、不一样的出发点和不一样的讲解方式、组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