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位置与认识到不公平
# 找到你的位置与认识到不公平
# 找到你的位置
记录该文时间 2025年02月21日
作者 吴军
- 世界上不可能造就一个绝对公平,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出现一个绝对公平,这个世界的进化就停止了,社会不会进步的。
教育。首先你要明白自己一个地点和一个目标。做任何一件事儿,不光是学习这件事儿。你比如说地图上看到我们今天这个酒店,你进来以后怎么找到这个房间,你现在在哪儿?然后你要去哪个目标。
所以,所有人我们做事儿要做两件事儿。第一个你知道你自己现在在哪。比如从小地方来到北京上学,上的还不错,但是看到那个同学这个富二代很不平衡,没搞清楚自己在哪。
首先搞清楚自己在哪。如果我们把中国的人普遍的划两层的话,其实很简单,目标是不一样的,要进行的教育不一样。最底层的上升到中产阶级,这要做一个技能效,给他做各种各样的什么博雅教育没用。他大学出来学计算机的编不了程,搞编辑的写出来的这个文章全是病句,各种各样的课学了一大堆是没有用的,你需要搞基本技能。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南翔技校那些人挣的比很多我们有些大白领多的一个原因,一个基本技能没有,没有办法的事。所以你知道自己是在一个什么位置。如果我是在这样一个位置,我要做的第一步是教育,就是一个技能教育,非常明确。
# 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
伯克利讲美国公立教育,公立教育什么目的?就是这个启蒙教育,说穿了就是这样的,我们私立名校教育是一些为更高一层的上面进阶的准备,但公立教育总体来讲就是这个技能教育。人其实不要看谁出身,或者说父母是否聪明,挣钱多少,一定给人贴上标签是笨和聪明。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造就之才。你要知道美国有多少人能从最底下的20%走到最上面的20%,大概这样的人也就5%左右。从最底下的20%走到上个板块,目标很明确的,就是把书读好了,然后有一技之长,上公立学校,学好一技之长,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全中国都是这么搞。我说不对,不是这样子。我们中国可能80%的人需要的是这种技能教育,不是博雅教育。就是衡水中学所培养的人和清华附中培养人不是一类人。
这个社会的需求不一样,针对的家庭不一样,中产阶级的孩子是最辛苦的。所以人如果跟我抱怨说我们家孩子怎么这么多事儿,平时要上课,然后要补习,还要学艺术学体育。我说对不起,中产阶级想入精英阶层你是最辛苦的。因为首先技能教育你少不了,否则你没有立足之地。第二个所有的,认为的上层阶级要具有的技能,你需要在他这一代人中给他补齐。
# 往上走必定是辛苦的
一定要往上走,这个通道本身是很窄的,你的孩子没法不辛苦,所以不要觉得说我听完我讲这个东西,学生能够变得很轻松,整个教育变得轻松。不会轻松的,你只会更辛苦。原因就是这样,往上的路你觉得阶层固化对吧?往下大门永远是敞开的,所以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在美国也一样,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因为你真到了最上面,他有很多的资源。你比如说特朗普的女婿,就是他老爸给哈佛捐了几百万。据说算数也算不清楚,反正也进去了世界上的事儿。
# 公平与不公平
如果你在20岁的时候,相信说是绝对公平的话,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也有一个情怀,你到了40岁,比如说还相信这个世界存在是绝对公平的话,这就有点傻了。世界上不可能造就一个绝对公平,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出现一个绝对公平,这个世界的话就停止了,社会不会进步的。
只有这个社会有公平,有不公平,有很多多样的性,有很多变数的时候,他才会往前走。
今天你到了北欧去,你觉得这个社会真公平。但是当你说了一个星期以后,你觉得这个社会这死气沉沉。因为没有一个任何的病,没有给你任何一个机会,教育的资源永远是不够的,整体的中国教育水平进步非常快。那比30年前你可能从资源经费各方面都有十倍的提升。但是你清华还是招那么多人,你永远有人上最好学校,有人上最差的学。
所以不要纠结说我一定说进入哪一个学校,这个事儿不用去纠结。最关键的是说你找一个自己合适的位置。
中国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